今天305第一次學習運用數位工具,主要學習的重點有:
認識ipad與基礎操作
- 熟悉登入因材網
- 熟悉登出因材網
- 拿取、放回ipad
過程中,大家從如何將ipad直立於桌面,到登出、登入因材網,完成數學練習題。彼此合作,會的教不會,不會的努力學習。甚至,當某位同學卡住無法登入時,全班主動喊著:「加油、加油…!」直至成功,「你好,我也好」,305表現出的共好精神,佳慧老師好感動啊!
因材網是由教育部委託台中教育大學所建置的適性學習平台,目前有國語、數學、自然…等內容。因材網最大強項就在於它有一個不錯的診斷引擎,可以判斷學生的錯誤類型,再加以補救,這對孩子的「數學」學習很有幫助。
建議家長可以利用假日請孩子登入因材網給您看,除了讓孩子更熟練網站介面,也能增進親子互動。(順便拍張照給佳慧老師看喔!)
- 因材網連結:https://adl.edu.tw/HomePage/home/
- 因材網進一步介紹:https://flipedu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5390
- 帳密小卡貼在聯絡簿p.16
teacher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Quizizz與Kahoot!都是線上即時回饋測驗系統,聲光效果俱佳,對學生很有吸引力。
teacher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利用一部自然界中數學之美的影片,在課前緩和孩子們園遊會後浮躁的心。
一顆顆瞪得大大的眼,透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。
數學吟唱出自然界的規律,多美!
https://youtu.be/tnkLDFpgix4
teacher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上星期我們在綜合課練習烤土司、切水果、摺衣服、騎自行車…等生活技能,這星期我們先來驗收「摺衣服」囉!




teacher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各組的表現都不同,
但相同的「用心」,還有「創意」。
各位大朋友、小朋友一定要從頭看到尾喔!
teacher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小煜帶了一個沒有標示容量的容器,他想了一個辦法:
利用另一個有標示容量的容器來測量。
看完影片後,你知道小煜容器的容量究竟是多少呢?
teacher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接續上次的「擬題」活動,我將兩班(302、304)各組共14題擬題貼在班級走廊,
請孩子們以「學伴」為單位,去欣賞這14題的題目,
找出覺得最棒的一題進行解題,再找出一題覺得不太完整的題目說出覺得不完整的理由,甚至修改題目。
今天請小孩利用時間,與學伴到兩班走廊共同討論、共同解題、共同寫筆記。
令人開心的是,孩子們很投入,兩兩互動,
teacher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認識了公升與毫升後,請孩子們猜測老師手上的容器幾公升幾毫升,藉以建立孩子的量感。小組討論時,有孩子會上台來利用漱口杯、公升、量筒來比較,再來判斷容器的容量。
最有趣的是,在實際測量時,到最後大家都既期待又擔心會滿出來,但又很希望自己小組能猜中。



teacher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上學期開始,我以「解題六步驟」融入教學之中,其中「畫圖」的步驟是協助孩子理解題意的工具。此次乘法單元的題目,幫孩子將線段圖畫出來,孩子只要跟著解題既可。不過,佳慧老師怎麼可能就這麼放過大家呢?今天上課,我佈了一道題,但不需要孩子寫算則算出答案,只需要畫出線段圖,我相信,只要畫得出線段圖,代表概念清楚,算則不會是問題;反之,有些孩子只知道將數字相乘,不見得瞭解背後的概念,藉由線段圖能刺激孩子進一步思考題目的意思。
teacher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乘法兩步驟應用題中,不只是解題,更要學會辨認出不同題目中的相同架構,這裡所謂的「架構」並非「背題型」,而是深入的瞭解、比較題目背後牽涉到「概念」、「策略」、「情境」的異同,期待藉由這樣的師生互動過程,引導學生進入更高層次的認知。
最後,再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「擬題」,擬出一題與之前討論的題型概念雷同、策略雷同的應用題。在此,就進入了「創造」的學習階段,孩子們必須綜合所有習得的內容,創造/反芻出自己所學;而老師也能藉由擬出的題目,瞭解學生學習的狀況,判斷是否進一步的補救。



teacher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本學期數學進入「兩步驟」的乘法,其中牽涉的不僅是孩子對「乘法」概念的理解,還包括了題意分析、擬定解題策略、用算式記錄過程等能力。
進行到「用正方體積木排一個長方體,每層的長邊排4個,寬邊排6個,排了7層,共用了幾個積木?」時,在討論完題意後,我請孩子們以小組為單位,利用白色積木先排出一層。
有幾個一看到題目馬上說出算則的孩子,在排積木的過程裡卻因為不知道怎麼排而遭遇困難;而好幾組的孩子則耐著性子慢慢的調整白色積木,直至符合題目。我真心期許自己的數學課能孩子體會出數學不僅僅是「算則」、「計算」,更是嘗試錯誤、找出規律與秩序的過程,畢竟我們再怎麼會算都比不過一台計算機啊。
排好後,藉由方才的操作,我們討論、擬定了兩步驟的解題策略,而順利解出題目。
不過,佳慧老師不會就這麼放過大家的,接著我請大家利用下課時間試著集合積木,疊出題目要求的「7層」。這過程實在不容易,因為一面疊,一面倒,疊疊倒倒、倒倒疊疊,我看到了孩子們不放棄的精神,以及努力想辦法克服的態度。雖然因為時間限制,我們只疊出了5、6層,不過,孩子們從中體驗到的經驗最是無比珍貴。
teacher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學伴之間互相訪問後,還要上台發表,大家有沒有更認識同學了啊?



teacher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利用長條分數板的操作,藉由實際動手做,讓孩子們體會「分數」、「平分」、1與單位分數之間的關係;
認識長條分數板的過程裡,孩子熱烈的舉手發表所發現到特色:
1、大小不同
2、個數和分母一樣
3、顏色不同
teacher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9月中曾用公播的方式,向同學們介紹了「均一老師」;
之後向學校借了30台ASUS變形金鋼,嘗試融入數學教學之中。
操作介面的介紹反而不是最難的,難的是「硬體」。
無法上網、觸控不良、無法開機、音量調整…,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在孩子們此起彼落的舉手裡考驗著我的臨場反應。
teacher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歡迎同學們點選下列影片連結,不懂的地方可以重複看、慢速看,幫助理解與學習喔!
別忘了「解題六步驟」喔!
http://bit.ly/數學解題
teacher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想讓孩子建立解題步驟的思考流程,於是我整理出小三孩子能理解的「解題六步驟」:閱讀題目、找數學、畫圖、列橫式、直式計算、答案單位。
接著我示範如何運用這六個步驟解題,順便帶入課本「線段圖」的概念。示範二題後,換孩子來。
全班分為四組,一組一道題,必須以小組討論的方式,利用「解題六步驟」完成解題,並上台發表,發表的內容必須讓台下的同學聽懂、理解。
這份任務不簡單,但為了通過此項任務,孩子必須自己先懂,為了自己先懂,就會努力的思考,內化為自己的概念。
teacher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teacher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探索世界文化遺產 - 納斯卡線迷蹤
秘魯 納斯卡線
印加帝國
沉默的動物園原文
teacher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紙風車2013年度大戲《唐吉軻德冒險故事-銀河天馬》精華片段
紙風車劇團--《紙風車幻想曲》
teacher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