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吟唱【漁歌子】
二、《漁歌子》紅到日本企!!!
張志和的名詞《漁歌子》,不僅是中國唐詞的宗祖,而且也是日本詞學的開山,宛如架於中日之間的一座彩虹之橋。大約在張志和寫成《漁歌子》四十九年後(西元八百二十三年)詞傳到日本。當時的日本嵯峨天皇讀後備加贊賞,親自在賀茂神社開宴賦詩,其時皇親國戚、學者名流,皆隨嵯峨天皇和唱張志和的《漁歌子》。誠然,張志和未曾赴宴詠和,實為憾事,但和者爭相仿效《漁歌子》而作,《漁歌子》撥響了中日人民的心弦。
日本嵯峨天皇對漢詩造詣很深,在宴會上親作五首,以下舉例其中二首:
【之一】
青春林下渡江橋,
湖水翩翻入雲霄。
閒釣醉,獨棹歌,
往來無定帶落潮。
【之二】
漁人不記歲月流,
淹泊沿洄老棹舟。
心自效,常狎鷗,
桃花春水帶浪游。
席間天皇年僅十七歲的女兒內親王智子,聰穎過人,她吟和的詩詞,更為神社開宴生色不少:
春水洋洋滄浪清,
漁翁從此獨濯纓。
何鄉里?何姓名?
潭里閒歌送太平。
三、蝦咪是337?
你知道嗎?「漁歌子」詞中,有個「337」格式喔!這和現代許多流行歌曲的歌詞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喔!什麼是「337」?指的是歌詞中(特別是副歌)的字數為「123(3個字)」、「123(3個字)」、「1234567(7個字)」,這樣的歌詞似乎特別容易朗朗上口。
舉例來說,S.H.E.的【super star】中:
你是電,你是光,你是唯一的神話。
又或者五月天的【乾杯】中:
會不會,有一天,時間真的難倒退。
而張志和的【漁歌子】中:
青箬笠,綠簑衣,斜風細雨不須歸。
是不是,是不是,是不是啊!一切都是「337」啊!
原來「漁歌子」就是「流行歌曲」啊!
難怪會一直紅到現在,
紅到連國語課本都不得不將它放進來啊!
四、瞧一瞧
(一)鱖魚:中國產的一種美味食用魚,體側扁,顏色淡黃帶褐,具不規則的黑色斑紋。口大有細鱗,背鰭具硬棘,為凶猛的魚類。
(二)箬:一種葉片很大的竹子。箬葉具有良好的防潮、防風、防腐蝕等特性,可用於搭工棚、編斗笠、包棕子等。 用箬葉包糯米粽子,清香可口,別有風味。
(三)蓑衣:用草或棕毛做成的防雨器
五、生字筆順